点击次数:1936发布时间:2017-10-27
创新因素之一:产学研平台建设
不断推动产业创新平台的建设,通过完善产学研机制和技术开发应用成果转化及共享机制,提升环保产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环保上市公司累计的专利数达到5000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将近2000项,这些技术的应用为推动整个行业进步,产品升级换代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而产学研一体的合作模式,为科技成果的进步助力颇多。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产学研合作是一个很好的形式,通过把大学、院校研究的技术与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接轨,完成成果的转化。”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介绍,清华大学把校外第一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建在盐城环保科技城,主要进行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工程验证,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新方法、新技术,成果对企业开放共享,提供关键技术攻关。
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唯一的国家级环保装备高新技术特色基地,盐城环保科技城目前集聚了包括5家央企、24家上市公司在内的规模以上环保重点企业。同时,与中科院、清华、复旦、南大、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等著名院校合作建设的国家级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技术交流转移中心等也纷纷落户园区。
“近年来,盐城环保科技城不断推动产业创新平台的建设,通过完善产学研机制和技术开发应用成果转化及共享机制,提升环保产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盐城市副市长陈红红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成果通过平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得到广泛推广,越来越多的人才和项目也在此汇聚,一个蓬勃的创新创业氛围正在形成。
创新因素之二:标准驱动
非电行业将是下一阶段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低成本高效烟气治理技术以及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等是重点研发方向。
除了产学研一体让企业、科研机构不断创造和共享环保科技研发成果,标准在促进科技创新上的作用也越发明显。非电力行业超低排放就是受标准驱动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的领域之一。
“当前,非电行业执行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不足以解决污染物排放问题,相关标准的修订任务十分紧迫。”郝吉明认为,标准驱动已成为环保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随着电力行业到2020年实现超低排放,非电行业将是下一阶段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
“非电行业在特别排放限值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实施超低排放是必须的。从对非电行业的控制技术来说,在前期基础工作及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支持下,可以为非电行业发展超低排放做好技术储备。”郝吉明表示,目前,相比电力行业的排放标准,非电行业仍较为宽松。
以水泥行业为例,其主要排放物是氮氧化物,目前执行的特别排放限值是320mg/立方米。他认为,对水泥行业氮氧化物设置100mg/立方米的超低排放值是可行的。而相比电力行业,仍宽松一倍。
郝吉明指出,不仅是水泥,玻璃、钢铁、焦化、陶瓷等非电行业都有一定的减排空间。因此,应加大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创新,为非电行业执行更低排放标准提供技术支撑。比如低成本高效烟气治理技术以及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等都是下一步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究方向。
创新因素之三:颠覆性技术支撑产业未来
从设施化向产品化转变,产品在形成标准化、个性化、系统化过程中,对材料、控制系统、监测系统等都提出了新要求。
历时3个多月,8个创新型节能环保项目从全球200多个参赛者当中脱颖而出,在环博会同期举办的首届“绿巢”环保创业大赛展开最后角逐。经过“2分钟视频路演+5分钟现场路演”新模式的评选,最终大赛特等奖被“八度阳光”太阳能电池项目斩获,“工业废盐综合利用技术”项目和“超导磁吸附分离土壤重金属清洗技术”项目获得此次大赛的一等奖。而这一大赛只是众多环保创新创业模式的代表之一。
“颠覆性技术是支撑产业未来的重要因素。”曲久辉认为,随着新材料、生物、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发展,环保产业和技术一定会有颠覆性的变革,这包括原理和理念的颠覆,技术和材料的颠覆,装备和工艺的颠覆,也必将会导致创新主体、创新模式和创新机制的深刻颠覆。
“现在谈到的技术很多都是工艺,但我认为将来水处理的技术应该不叫工艺,而是产品。设想一个污水处理厂不再是占地很大的设施,而是由一个个模块产品组成的系统,不仅布局紧凑,同时自动化水平很高。”曲久辉判断,未来的环保产业发展将从设施化向产品化转变,他最近一直关注磁分离、超声、微波等物理技术,这些技术无一例外是通过小型化设备解决从设施到产品的问题。
曲久辉指出,产品在形成标准化、个性化、系统化过程中,对材料、控制系统、监测系统等都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未来环保企业间的竞争不在工程的竞争,而是在产品。这种商业模式的改变一定可以使环保产业真正变成一个从朝阳到蓬勃发展的产业。